公司灯塔工厂项目投产后,生产效率提升超过30%,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化生产会让产品成本不断降低,加之中国本土工程机械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都会造成市占率提升的结果。
赛轮集团副总裁袁嵩 袁嵩认为:轮胎行业实际是传统的朝阳行业,轮胎的质量对汽车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三一和赛轮始终坚守的底线。吴其伟认为:我理解的高质量,是来自于产品的实物质量。
就《无畏前行,中国汽车行业在变局中谋发展》为话题内容,对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其伟、赛轮集团副总裁袁嵩进行了采访。袁嵩认为:在轮胎领域中,我们是个高新技术企业,轮胎的滚动的阻力对减排方面有着明显影响,我们给客户提供超低滚动阻力,促使燃油经济性的直接提升。玉柴在整个科技行业,特别是公交行业,属于绝对领先,而在城市里面,对于法规要求又是更加严格,而且都会提前实施,所以这方面我们总体的技术路线走得比较好。同时,汽车的轻量化发展也在燃油经济性、保卫蓝天方面有着较大贡献。袁嵩认为:赛轮的口号就是做一条好轮胎,一条好轮胎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安全稳定,实际上背后的本源也就是质量。
如何让重十几吨的卡车与地面接触的十条轮胎达到最佳匹配状态、如何做到轮胎系统智能感知,这也是为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挑战,我们也在这个方面继续努力,让轮胎也能够智能化,也有传感器,也能够去感知周围的情况的变化。对于我们动力企业来说,也必须要和整车企业一起,把细分市场、工况能够进一步细化,让用户充分体验专业细分的好处,这需要我们和整车厂一作协同的。近期国内氢能工程机械应用对比国外氢能工程机械发展,国内在氢能工程机械方面的发展则显得相对滞后。
2020年7月,英国工程机械生产商JCB宣布已开发出建筑行业第一台氢动力挖掘机。如武汉自2019年11月30日起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超国三标准排放的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将在中心城区及远城区的部分区域限制使用。国内挖掘机历年销量(单位:万台) 数据来源:工信部,氢云链 与重卡相似,由于缺乏补贴,工程机械领域的电动化进程推进缓慢。据悉,此款燃料电池搅拌车采用大功率电堆系统,能量转化效率高达50%以上;同时匹配1680L大容量氢气瓶组,等速工况续航里程达500公里以上,彻底解决用户里程焦虑。
预判环保法规、率先发展氢动力工程机械有利于提高国内工程机械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工程机械技术水平。近期随着徐工汽车、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相继推出最新氢燃料电池工程机械产品,国内工程机械的氢能应用也即将迎来爆发。
氢电和锂电是两个选择。全球叉车电动化情况 工程机械作为内燃机产品中除汽车行业之外的第二大使用行业,由于其排放密度大,排放指标又劣于汽车,因此对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随着越来越多工程机械排放法规出台,未来工程机械更新换代需求可观。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机械制造大国,装载机、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压路机、叉车、推土机、混凝土机械等一大批工程机械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与之对应的是,开发商央企一把手亲自拜访整机厂商催货的新闻屡见报端。他认为,在这个基准上,如果没有新政策的出现,2021年陆上风电市场或将出现轻微的衰退。这意味着,整个风电产业链条的产能,完全支撑起2030年,中国风电和光伏累计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半边天。整机企业主动降价可有效推动风电行业降本以及进行技术优化,最终推动整个风电行业的发展。
相较于光伏行业动态变化的集中趋势,风电整机商的排名及市占率基本保持稳定。对于整机商而言,没有能力通过创新和技术优化进行降本的风机厂商,在平价时代将面临比较艰难的处境。
这些基地投产后,整个风机行业产能或将超过60GW。2020年全年,排名前十的整机商出货量将超过50GW左右。
平价风电15.9GW+大基地23GW+云南7.9GW=46.8GW如果加上海上风电以及此前部分核准未建设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的存量风电项目容量基本超过50GW,可以支撑30GW的市场新增预期。不过,出彩成绩单来的并不容易。风机产能完全可支撑碳中和目标2021年一大批新整机生产线即将投产:如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在阳江的海上风机生产基地,远景能源、上海电气在海阳的海上风机生产基地;南京风电、远景能源、明阳智能、运达风电在云南的新基地,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风电在吉林、内蒙新基地,以及上气一重在黑龙江的风机生产基地。近期招标情况显示,3.3MW级别风机报价已经到2780元/KW历史低位,4.5MW-5MW级别的机组价位也到了2700元/KW左右。在近期的招标中,尤其是三北地区,基本要求风机单机容量在3MW及以上,甚至5MW陆上机组也已经进入获得订单,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其中,2021年国内陆上风电装机量将较2020年下降15%-20%,但海上风电增量大概率超过50%, 约为6-7GW,有望补齐陆上风电下滑的装机量,总装机量较2020年基本持平。
也是因为产能和原材料供应受限,担心履约风险,在今年1季度,行业龙头金风科技鲜少参与行业招标。但海上风电明年仍然会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天风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中国风电新增规模将保持在30GW左右的水平。2021年市场如何?根据伍德麦肯兹电力与可再生能源事业部亚太区高级咨询经理李博分析,保守估计,2020年风电新增并网容量为30GW左右。
但对于整个风电行业而言,平价时代,降价是必然趋势。这一出货量折射出中国风电产业链具备极强的韧性:在新增产能还未释放出来之前,面对2020年拓宽的市场和紧张的工期,风电产业链仍能在生产数量、工艺和效率上实现自主优化、有序传动,完成产能目标。
说面对骤然变宽的市场和赛道,中国风机制造的产能具备韧性,完全具备支撑发展目标的基本要素。该《宣言》首度提出要保证年增速在50GW以上。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平价风电项目,2019年451万千瓦+2020年1139.67万千瓦)合计大约有15.9GW。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透露,2021年风电光伏累计要新增1.2亿千瓦。
第二大变化是风机价格的持续下降。回顾整个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巴沙木、PVC泡沫等主产于国外的叶片原材料供应紧张、风机主轴承受限国外市场、海上风电安装船等施工设备不足、陆上风电吊车一车难求等声音充斥着2020年的风电行业。
2021年的新增风电将由如下类型项目构成:2020年延期存量项目+平价大基地+普通平价项目+分散式+老风场迭代项目+云南7.9GW风电项目。今年的风能大会上,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3060碳中和目标,全球400余家风电企业联合签署《风能北京宣言》。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表示,到2030年,中国风电和光伏累计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其中,根据风芒能源不完全统计,平价大基地项目大约有31GW左右,刨除预计今年并网的容量外,明年大约有23GW的平价大基地项目等待并网。
不过,相对于宏观市场的大好前景,平价时代来临后,风机行业也呈现出两大变化:其一是风机的大型化。其中,TOP3的整机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累计出货量超过30GW,三家市场占比最终预计在60%左右,与2019年的62.6%比,虽受抢装影响,三家市占率稍有减弱,但行业集中度基本未受影响他认为,在这个基准上,如果没有新政策的出现,2021年陆上风电市场或将出现轻微的衰退。这意味着,整个风电产业链条的产能,完全支撑起2030年,中国风电和光伏累计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半边天。
对于整机商而言,没有能力通过创新和技术优化进行降本的风机厂商,在平价时代将面临比较艰难的处境。相较于光伏行业动态变化的集中趋势,风电整机商的排名及市占率基本保持稳定。
整机企业主动降价可有效推动风电行业降本以及进行技术优化,最终推动整个风电行业的发展。风机产能完全可支撑碳中和目标2021年一大批新整机生产线即将投产:如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在阳江的海上风机生产基地,远景能源、上海电气在海阳的海上风机生产基地;南京风电、远景能源、明阳智能、运达风电在云南的新基地,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风电在吉林、内蒙新基地,以及上气一重在黑龙江的风机生产基地。
在近期的招标中,尤其是三北地区,基本要求风机单机容量在3MW及以上,甚至5MW陆上机组也已经进入获得订单,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其中,根据风芒能源不完全统计,平价大基地项目大约有31GW左右,刨除预计今年并网的容量外,明年大约有23GW的平价大基地项目等待并网。